泛素化-PROTAC之后,去泛素化-DUBTAC來了
細胞外囊泡(EV)研究領域在過去十年中迅速發展,從基礎生物學研究發展為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的學科。利用EV診斷和治療疾病(包括癌癥、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力正在得到認可。因此,正在積極探索EV作為治療靶點、生物標志物、新型藥物遞送劑和獨立療法的應用。
近年來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盡管規范化的藥物治療顯著改善心衰的臨床癥狀,但其主要心血管事件如心衰再住院、心血管死亡發生率仍居高不下。目前大多數干預措施都集中在緩解癥狀上。因此,闡明心衰進展的機制以改善心臟功能和預后非常重要。既往研究表明,線粒體功能障礙在心力衰竭的進展中起關鍵作用。然而,潛在的機制仍不清楚。線粒體能量受損、心肌細胞死亡和纖維化有助...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血液系統漿細胞惡性腫瘤,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增長,MM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當前MM重要臨床問題是耐藥所誘導的復發難治。課題組前期發現在MM和多種腫瘤中染色體不穩定基因NEK2高表達,并與預后生存密切相關;近日,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周文教授研究團隊在Advanced Science(IF:16.8)雜志上發表了《Ge...
食物、水中的細菌污染及其引起的相應感染已成為一個日趨嚴重的問題,由此的導致健康問題和經濟負擔日益加重。據預測,到2050年,細菌相關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將比癌癥多出1000萬人,并造成超過100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損失。如何實現快速、靈敏的檢測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近日南京農業大學許媛媛教授研究團隊在Biosensorsand Bioelectronics (IF: 10.618)雜志上發表...
摘要選擇性自噬中自噬調節蛋白在自噬底物的選擇和運輸過程中起關鍵作用,作者以自噬調節蛋白Optineunin (OPTN)為底物,通過酵母雙雜交篩選到腫瘤抑制基因 HACE1,進一步驗證含有 HECT domain 的HACE1能夠與OPTN蛋白 相互作用,促進 OPTN 的泛素化。進而發現泛素化的OPTN 能夠被p62的泛素結合結構域識別并結合,從而調節細胞內自噬活性。亮點本文研究中基本覆蓋...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PROTAC技術黃金時代,未來已來!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技術研究進展及降解劑匯總
三十多年前,mRNA核酸疫苗的設想就已經誕生。2020年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促成了歷史上最快速的疫苗開發,也讓mRNA疫苗走到了聚光燈下,人們開始期望希望能生產出安全、多功能、易于生產的mRNA疫苗,應用到更多疾病領域。
6月23日,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納微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納微科技(股票代碼:688690),本次募集資金3.55億元。據悉,這是國內納米微球第一股,也是蘇州工業園區境內外第50家上市公司和第12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納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專門從事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研發、規模化生產、銷售及應用服務,為生物醫藥、平板顯示、分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領域客戶...
據外媒BGR報道,輝瑞公司和BioNTech日前分享了他們的3期新冠疫苗試驗的最終療效結果,透露這些候選疫苗可能比中期數據顯示的效果更好。兩家公司宣布該疫苗的有效性高達90%,且沒有任何嚴重的副作用。輝瑞和BioNtech證實他們當地時間周...
本文將基于投資的視角對IVD微球行業進行深度研究,主要從微球在IVD領域的應用場景、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核心技術壁壘、國產品牌的產業機會等4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喜訊近日,雷杜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產品家族再添新力量,首批25項化學發光試劑順利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核注冊成功。雷杜化學發光試劑菜單覆蓋甲狀腺功能、性激素、心肌標志物、炎癥、維生素等多個系列,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注冊完成,公司化學發光產線得到了...
8月的最后一天,雷杜生命董事長張巨平先生一行來到翎因生物參觀訪問并洽談合作事宜。
免疫沉淀(IP)技術綜述一、原理及概述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是利用固定在磁珠或瓊脂糖樹脂等固相支持物上的特異性抗體對抗原進行小型親和純化的方法。需要從細胞或組織裂解物中分離用于免疫印跡檢測或其他檢測技術的蛋...
近日(5月18日),華大智造核酸提取純化儀MGISP-100B通過NMPA醫療器械備案證,正式成為華大智造MGISP系列自動化產品家族的新成員。據悉,華大智造MGISP系列自動化產品包括全自動核酸提取純化儀MGISP-100B、自動化樣本制...
為了有效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發可靠的診斷指標是研究的重點。神經變性病理主要與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同區域的細胞的不同亞群相關聯的事實使得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的鑒定成為一個挑戰。從中樞神經系統到腦脊液和血液,介導的大分子運輸的細胞外囊泡(EVs)成為中樞神經系統很有前景的生物標志物來源。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宿主細胞或癌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參與了腫瘤發生、生長、侵襲和轉移。并且免疫細胞和癌細胞之間通過外泌體進行通訊在調節腫瘤免疫中發揮了雙重作用。